第344章:好大一根粗大腿!_我在春秋做贵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天是两章两发。

    ……………正…………文……………

    智瑶并没有将“渭水之战”俘获的全部楚人交出去,仅是愿意让楚国赎回其中的七千五百人。

    双方就怎么赎回商谈了很久的时间,并不是纠结其它什么问题,在于一些细节方面。

    首先,智瑶希望楚国能够允许以晋军的体系去安排这一支楚军,也就是用晋军的编制,不再是楚国的体系。

    仅是关于用什么方式去重组军队这一点,智氏就跟楚国争论了半个月。

    楚国并不愿意承认自己在军队体制上输给晋国,觉得他们自己的编制就挺好,不需要效仿晋国。

    晋国脱离周王室的约束是在栾书担任“元戎”时期出现。

    栾书喜欢搞阴谋诡计,有一个“老阴逼”的诨号,看待事情却是极有前瞻性。

    当时的晋国在各方各面已经成长起来,面对楚国的崛起,外加周边列国的动荡不断,认为周王室的编制已经不再适用于晋国。

    在栾书的提议下,晋军做出了扩编的举动,也就是一個“两”还是保留一乘战车,紧随战车的步兵却是从二十二名变成七十三名。

    那个时候,晋军一个“两”是一乘战车在内的七十五人,一个“卒”四乘战车在内的三百人,一个“旅”二十乘战车在内的一千五百人,一个“师”一百乘战车在内的七千五百人,一个“军”五百乘战车在内的三万七千五百人。

    可以说,正是因为栾书对晋军的改革,奠定了晋国往后对上中原列国都像是殴打小孩子,屡次跟楚军交锋总算也不用受困于周王室那种军队编制,搞得兵力总是不足而面临窘境了。

    必须了解的一点是,以当时的时间节点,其实也就晋国、齐国和郑国在总人口、经济、粮食产粮这三方面支撑下,拥有组建大规模兵团的能力。

    齐国想学但是被晋国立刻摁着打,屡屡被卡住也就放弃了。

    郑国则是被晋国和楚国夹在中间,乃至于都变成了老牌投降国,国力一再衰弱之下,军队编制扩增自然也就没了影子。

    时间过去那么多年,晋国还是在享受着栾书对军队扩增的好处,某种程度上也要感谢赵盾担任“元戎”时期让晋国走向军果主义的路线。

    智瑶之所以要求楚军用晋军的编制,看着好像是在帮助完成一种“进化”,然而却是一种包藏祸心。

    楚国的体制跟大多数国家并不一样,尤其是在军队的组建方面,他们当然有建制这么一种体系,不过只有“王师”才存在严谨的建制,比如那一支“左右广”;其余的楚军是贵族带来多久就自成一部,搞得每一部的楚军数量都不固定,统帅到底知不知道自己麾下有多少数量的大军也就成为一种关键,偏偏想要知道又很困难。

    最后还是子期进行了妥协,同意智氏让那一批楚军按照晋军的编制进行重组。

    目前,晋国智氏重组的那一支楚军,他们正在与吴军酣战。

    同时,智氏一样是在跟吴军爆发交战。

    “谁不知道编制的完善能够有效提升战斗力,要命的是那些贵族绝对不愿意让事情办成啊!”子期看到了同样是楚人,由智氏重组后却是展现出了拥有纪律的一面。

    如果子期没有全程参与重组,或许会怀疑那些被放归的不是楚人,临时被晋人掉包,事后才会再次掉包成为楚人再放归。

    楚国为什么衰弱下去?不就是某一任楚王失去了对贵族的控制,导致新一任的楚王无法拿出更多的力量去对抗吴国,搞得连都城都被吴军攻陷了嘛!

    那些贵族并没有叛乱自立,他们就是对楚王的命令能推就推,不能推就阴奉阳违,多数的贵族联合抗拒中央,对地方失去控制的楚国不衰败才是有鬼了。

    “吴军已被重创?”子期问道。

    智瑶颔首道:“吴军原有三万,与齐军一战胜之易也;我军与之交战多日,使之首尾不可兼顾,方有如此景象。”

    对于一万民伕能够抵抗四天,用四千左右死伤换取将近两千战果的事情,老实说智瑶是真的被惊讶到了。

    当然了,主要是作为吴军主将的胥门巢轻视一万民伕的抵抗,要是他们一开始就全力以赴,民伕的精神层次是得到升华,可是肉体的战斗力跟精神层次不匹配,遭到三万吴军的全力围攻,一定是会被消灭的。

    子期要讲点什么,看到了什么似得,非常纳罕地说道:“吴军败矣!”

    正确的来说,胥门巢可算是将各部的通讯重新建立起来,使得重新恢复成为一个整体,命令展如先带上三千人向南试探,约定好了时间,又做了先期的多种准备,没有出现意外就将在今天进行突围。

    胥门巢知道不是想走就能走,一定要先让晋军的骑兵陷入疲劳状态,前面几天也就一直承受伤亡诱使晋军骑兵来攻,再命令己方士兵拿命去给智氏骑兵造成更大的麻烦。

    历经两天的决死抵抗,付出了近三千人的死伤,可算让智氏的骑兵在今天没有参战。

    “如若有罪,罪门巢!”

    吴国也有败军杀将的习惯,只是近年来不是那么严格执行了而已。

    胥门巢为了能够成功突围,不止用三千人左右的代价去跟智氏骑兵拼命,今天还派出三千人跟楚军交战,又有四千人在跟晋军交战。而他将带着其余的吴军,丢下正在交战的袍泽进行突围。

    吴军的选择很是令人感到意外!

    毕竟,吴军一开始有三万左右,前前后后折损了一万三千的样子,到最后又要丢下七千,等于说哪怕突围成功也就跑掉不到一万人。

    子期看到智瑶没有做新的安排,问道:“敌军归路已有晋军设伏?”

    智瑶说道:“瑶仅携三‘师’而来。”

    这个战场,智氏的军队数量约是两万左右,等于说晋军几乎全在现场了。

    子期诧异道:“或可全歼,怎可放归?”

    智瑶说道:“楚司马对阵所部可交予我,楚军往而追击。”

    这一下,智瑶把子期整得有些不会了。

    说到底,智瑶率军过来可以有很多目的,也能独独不想全歼吴军。

    子期真心觉得不能就那么放过那支吴军,真的在晋军接手被当作弃子的那一支吴军,带上楚军前去追击向南突围那一股由胥门巢率领的吴军了。

    “吴国即便再次挑战晋国,基本上也是十年之后的事情。现阶段吴国交战的对象会重新变成楚国,拼命也该是楚人上,我凑什么热闹。”智瑶心想。

    随后,智瑶下达了劝降的命令。

    得知自己变成棋子,吴人对上晋军也看不到什么希望,扭捏了一小会之后,贵族选择了投降。

    是的,现在并不是谁都有资格投降。成建制的情况下只有贵族拥有投降的资格,像是士兵不抵抗被抓到,说法是被俘,并不是投降。

    智瑶不在乎胥门巢能不能带着剩下的吴军突围成功,同时也不在乎子期的追击会怎么样,短暂的停留了三天之后,带上齐君顽开始在济水上游有目的逛了起来。

    带上一国之君游逛这个操作也就智瑶想得出来,每到一地都会让当地的齐国贵族纠结万分,到底是迎接或者不迎接,迎接肯定是要兵不血刃被智氏控制住,不迎接则是违背人臣之道。

    齐君顽哪怕之前不知道智瑶是搞什么操作,一次两次之后也该看明白了。

    然而,明白归于明白,包括齐君顽在内,一应君臣对智瑶的安排除了配合就是配合,一直到济水上游约是十之三四被智氏控制住,他们才慎重其事地找到智瑶,摆出有事商议的架势。

    当时,智瑶正在跟子期饮宴。

    子期率军去追击吴军,他们追上吴军与之交战,品尝到了胜利的甘美,俘获了断后的展如,仅是胥门巢带着约三千左右的吴军突围成功。

    虽然未尽全功,子期还是感到无比振奋。

    楚国自从衰弱下去之后,对上吴军就是一败再败,每每需要五打一才能跟吴军打得有来有往,心气几乎要被打没了。

    这一次,子期带上七千左右的楚军去追,吴军发现追来的是楚军就停下交战,明显就是看不起楚军啊。

    “晋卿请满饮此觥!”子期真的很感激智瑶,自己先一饮而尽。

    讲实话,智瑶也有点惊奇楚军表现出来的战斗力,纳闷只是给予晋军的编制,怎么都料不到楚军会一下变了个样。

    子期说道:“如……”,只一个字,外面传来了求见声。

    他想说的是,如果楚国的军队全面模仿晋国的编制,到底会爆发出什么样的活力。

    前来求见的当然是齐国君臣。

    他们来的人不少,目标就只有一个,想要请求智氏帮忙组建军队,同时跟智氏以赊账方式求购武器装备。

    齐国君臣之所以会有让智氏帮忙组建军队的想法,一来都是齐人,偏偏民伕变得比正规齐军还能打;再来就是经过智氏重组的楚军竟然以少打多,给打赢了吴军。

    他们配合智氏占领济水上游,用原本会失去的来换取新的希望,有毛病吗?

    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笔趣阁阅读网址:m.bqg5.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