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0章 优化算法也是纯数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笔趣阁最新网址:m.bqg5.com
    利塞尔教授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扩展了他那篇论文内容的丰富程度。

    作为神经网络领域的专家,他成功将经过改进之后的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应用在了非凸问题上面。

    尽管受制于迭代方式的限制,其精度表现并不算特别理想。

    但考虑到神经网络这会也就是刚刚起步,还处在未来可期的状态,任何突破都有可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唯一的问题在于,由于这是常浩南和利塞尔两人的第一次合作,加上时间相当紧张,导致这篇论文在结构安排方面并没有得到特别细致的斟酌……

    因此,当远在德国的《数学进展》编辑部收到来稿时,差点以为是哪个冒失鬼在发送之前填错了邮箱链接。

    “这篇论文就像是一个研究生写出来的初稿一样……把两部分相互之间勉强有关系的研究捏在了一起……”

    马塞尔·施密特端着一杯刚刚泡好的咖啡,另一只手拖动鼠标飞速向下翻动页面,同时向同事吐槽道:

    “如果我在慕尼黑大学读书时候的导师看到一篇这样格式的论文,一定会让他投稿到《时事》杂志去……”

    坐在他对面的编辑是个西班牙人,显然没有完全理解对方刚才的梗:

    “时事?”

    思索半晌之后,还是并没有从记忆中搜索到相同或者类似名字的数学期刊。

    对于一名数学专业期刊的编辑来说,这属于很不常见的情况。

    不过,正当他因为自己的专业水平而感到羞愧时,便听施密特解释道:

    “是我们这里的一个花边小报,通常登载一些明星绯闻之类的东西,销量相当不错……”

    显然,作为一个德国人,后者有着大部分同胞都远不能及的幽默细胞。

    “噗——”

    周围好几个工位的同事都跟着笑出了声。

    “或许就像你说的,是某个研究生不小心把本来应该发给导师的学位论文发到了我们这里……”

    西班牙同事耸了耸肩,刚刚紧绷的神情也放松下来。

    施密特这时候已经喝完了杯子里的咖啡,便准备按照惯例发一个标准格式的拒稿邮件,然后开始下一阶段的工作:

    “内容也跟我们期刊的要求不太相符,有大概一半篇幅都在讲人工神经网络方面的东西……”

    作为数学领域的“四大神刊”之一,《数学进展》一直以来都是以面向纯数学而闻名。

    尽管随着近些年来理论和应用的界限逐渐模糊,这一原则已经有所松动,但神经网络这种符号主义学派的东西,还是绝无可能通过编辑这一关。

    施密特一边这样想着,一边习惯性地把编辑网页直接拉到了最下面。

    然后,他就看到了两个论文作者的署名。

    有那么一瞬间,施密特非常希望自己能带着针线盒穿越回两分钟前,把刚才那个自己的大嘴巴给缝上——

    第一作者,京城航空航天大学,常浩南

    共同第一作者,拉格朗日数学与计算中心,阿贝拉·利塞尔……

    “嘶——”

    他口中说到一半的玩笑话戛然而止,整个人也调整到了正襟危坐的状态。

    紧接着,光速按下键盘上的Ctrl+home。

    回到页面顶端!

    其他人只当是他喝完咖啡开始了下一阶段的工作,也没有过于在意。

    直到刚才那位西班牙同事在工作间隙绕到施密特后面瞅了一眼。

    “你怎么还在看刚才的那篇文章?”



    本章未完(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笔趣阁最新网址:m.bqg5.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