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6章 国之重器(第二更,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笔趣阁最新网址:m.bqg5.com
    李毅安用羡慕的眼神看着照片,然后说道:

    “或许,我们可以谈谈!”

    一句谈谈,让赫鲁晓夫的心头一跳——谈什么?

    当然是谈这台7.5万吨的模锻水压机了,除此之外,还能谈什么。

    之所以来苏联,可不就是给你们送礼的嘛。

    心生不妙之感的赫鲁晓夫连忙拒绝道:

    “这个,我们是不卖的!”

    参观可以,想买免谈!

    大家虽然是好朋友,可是……友谊归友谊,现实归现实,这么好的东西,可不能卖了!

    “我也没打算花钱买!”

    李毅安的回答,让赫鲁晓夫一愣,那双眼睛看着他时尽是不解。

    你不打算买,那想要谈什么?

    “我是说交换!”

    李毅安说道:

    “我们进行技术交换!”

    其实一直以来,李毅安之所以喜欢和苏联打交道,一个最简单的原因就是——和他们做生意真的很挣钱啊。

    “巴统协议”对苏联的技术封锁,导致苏联愿意花高价从西方国家购买先进产品和技术,即便是他们愿意花高价,对方也不愿意把最先进的设备或者技术转让给他们,往往只是转让给他们一些落后的技术。

    就像上一次苏联贸易代表团在南洋引进的技术那样——基本上都是已经淘汰的落后于市场的技术。但即便是如此,苏联自己也没有。

    这就是苏联的现状——他们可以制造出性能卓越的战斗机,坦克,能够把卫星和人类送到太空。但是在民用产品的制造和设计上却远远落后于西方。

    在这种情况之下,就只能从西方国家去引进这些技术了,毕竟,人们的生活水平是在不断提高的。

    “技术交换?”

    赫鲁晓夫有些疑惑的看着对方问道。

    “什么方面的技术?”

    “你们需要的汽车技术,我们可以进行这方面的合作。”

    李毅安直截了当的说道。

    “我们可以向你们提供一款相对适合苏联的四门型轿车以及年产量不少于60万辆的生产线,而且还是最先进的前驱轿车底盘技术。”

    李毅安之所以会特意提到强调这一点,是因为苏联在引进菲亚特的技术时,苏联汽车工程师希望得到最先进的前驱轿车底盘技术,但是决定权并不在他们。

    三年后,当菲亚特公司的第一款前置发动机前驱底盘的轿车Fiat 128问世后,苏联汽车工程师是非常愤怒的,这意味着还未投产的菲亚特124已经成为过时车型了。

    苏联汽车厂的总工程师认为立刻引进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底盘轿车技术刻不容缓,他先和菲亚特公司商谈,希望意大利人能前轮驱动汽车技术上主动和苏联合作,但是被意大利人拒绝了。

    所以,苏联的国民车拉达,实际上是一款非常落后的产品。而这也是苏联引进技术最大的问题——引进的都是落后的技术。



    本章未完(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笔趣阁最新网址:m.bqg5.com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